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5月31日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大型廢舊輪胎翻新被列入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重點領域,行業人士分析,輪胎翻新有望領跑再制造行業。
中國汽車市場的繁榮,也帶動了輪胎業的升溫。作為世界橡膠消耗、輪胎及廢舊輪胎產量的大國,其年輪胎翻新率只有7%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以美國為例,輪胎翻新率高達98%,市場替換率近50%。一方面反映了中國輪胎翻新業擁有廣闊的前景市場,但另一方面也凸顯了國內輪胎翻新業舉步維艱,難以突破發展瓶頸的境況。
輪胎翻新業存在諸多頑疾:行業魚龍混雜,黑作坊泛濫,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國標”少有人問津,監管缺失等等。“奪命胎”、“馬路殺手”、“定時炸彈”……被冠以各種致命“頭銜”,妖魔化的形象使翻新輪胎成為眾矢之的,這一切源于各地遍地開花生產偽劣產品的“黑作坊”。輪胎翻新業若想駛入快車道發展,領跑再制造行業,必須有效解決上述難題,多方協作,多管齊下,破除行業“頑疾”困擾。
非法作坊泛濫 流出“奪命胎”
當前我國約有500多家翻新輪胎工廠,其中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不到41家,非法小作坊占了多數。據了解,全國每年淘汰的廢舊輪胎有1.2億條,而由正規企業回收翻新的輪胎只有1000萬條左右,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絕大多數廢舊輪胎,包括貨車輪胎、公交車輪胎和家用轎車輪胎,都流入了沒有生產資質的輪胎翻新廠。而那些流入市場的劣質翻新輪胎,質量堪憂。
再來看另一組駭人的數字統計,40%的交通事故是由輪胎發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引發的事故更占其中的70%以上。由翻新輪胎引發的事故更是不在少數,令人望而卻步。
非法作坊為了銷量利潤,一味的降低成本,偷工減料,包括輪胎翻新所用回收輪胎、翻新技術不合格、沒有質量相關檢測設備,以低價橫掃市場,毫無質量保證,大打價格戰,如洪水猛獸,不僅沖擊了正規企業市場的良性競爭,也為車主行駛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在正規企業輪胎翻新都是有正規的一套流程,原材料回收廢舊輪胎要經過嚴格的檢測,確保其胎體合格;胎面膠所用的材料和新輪胎基本一致,其硫化壓力甚至是新輪胎的一倍以上。以這樣的胎體和胎面膠制成的翻新輪胎,還要經過激光或X光的檢測,檢查其內部是否存在損傷或缺陷,最后還要經過充壓防爆檢測,只有合格的翻新胎才能出廠銷售。 按正規工藝,成本大約是全新輪胎的30%,價格是50%,行駛里程是80%。因此正規的廠家產品成本和價格都高于那些偽劣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受到的沖擊很大。
正因為市場上充斥的劣質產品,“翻新輪胎”在社會上處于尷尬的境地,行業被妖魔化,對于走“正軌”道路的企業發展困難重重。
“國標”成紙老虎 行業亟需整頓
非法小作坊之所以如此猖獗,歸根結底在于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有標準無監督,造成各地私小企業不知法,甚至目無“王法”。CCTV《每周質量報告》曾經在2009年派記者深入實地暗訪非法輪胎翻新的全過程,其生產環節觸目驚心,這就是所謂的翻新輪胎,試問看過此片報道的誰還敢買?而這種情形,正是行業普遍存在的潛規則,結合各地陸續查獲的非法生產作坊,有些已“成行成市”,形成規模生產聚集地,難道各地相關部門對這些遍地開花的非法規模生產企業真的查不到,束手無策嗎?這些“奪命胎”流向全國各地汽配汽用城,損害的不僅僅是行業名譽更是對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載重汽車翻新輪胎》GB7037-2007、《轎車翻新輪胎》GB14646-2007國家標準和一項行業標準《工程機械翻新輪胎》已經于2008年4月1日強制實施。標準規定:“胎面磨光且簾線暴露、任何部位的脫層、胎體碾線或跳線”等13種破損輪胎禁止翻新,并規定了輪胎翻新的工序、材料、質量、外緣尺寸以及測試方法等多項強制性標準。
但是,離頒布“國標”迄今已有兩年,行業的混亂并沒有呈現明顯的好轉和成效。監管的缺失最終導致行業無法獲得健康快速有序的發展,“黑色污染”搖身一變成為“隱形殺手”,政府真正鼓勵發展的循環經濟更是生效甚微。有法必依,有法必施,否則再嚴格、再詳細的法規也被“束之高閣”成為“唬人”的“紙老虎”。
多方協力 破除行業頑疾困擾
除了各地方政府應該加強監管外,困擾輪胎翻新業的融資、技術創新、消費者意識問題也該重視,媒體更應該積極引導呼吁,多方合力,破除行業頑疾困擾。
相比政策支持力度,中國做得還不夠。發達國家和地區規定對廢舊輪胎實行無償利用,還有補貼,并實行免稅政策。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每處理1條廢舊輪胎,企業能獲得國家給予的0.5美元補貼。而國內實施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翻新輪胎屬于高新技術范疇,生產企業可申請享受所得稅15%的優惠政策。但一個“高新技術”就把眾多的生產企業拒之門外,投入高成本的技術,對于小企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筆者認為國家應該在原材料利用、技術設備、免稅政策上給予更多的優惠,擴大范圍,積極引導,把眾多中小企業引入“正軌”,對于那些依然“黑心不改”的非法企業堅決取締并處以重罰,整頓市場,規范行業,攻破頑疾。
針對大中企業,要著重在融資、技術創新上給予支持,擴大循環經濟廢輪胎再制造試點范圍,支持融資需求和創新項目。
消費者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應該正確認識翻新胎,提高鑒別翻新胎的能力和常識。例如:最常見的就是觀察輪胎的色彩和光澤,翻新后的輪胎顏色和光澤都比較黯淡;還可以通過觀察胎面和胎側的搭接部位來鑒別,翻新輪胎的胎面和胎側之間搭接處不如新胎平整圓順;正規出場翻新輪胎都會有標識等等。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