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日公布的《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中,主管部門明確了推進產業發展的重點。業內人士認為,在這一系列重點領域中,輪胎翻新有望領跑其他子行業。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的輪胎翻新率只有7%左右,遠低于世界平均率15%的水平,市場潛力巨大,港機、航空等特種輪胎的翻新潛力則更大。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郭國棟表示,輪胎翻新業近年來得到的政策鼓勵較多,企業參與度較高,這個行業最有可能成為再制造的突破口。
實際上,在2007年初國家發改委頒布的《“十一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中已經明確指出:到2010年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提高到65%的發展目標,并把“廢舊家電、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產業化工程”列入我國資源綜合領域范圍內實施的6大重點工程之一。
同時,在郭國棟看來,我國再制造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兩個主要問題是原料回收和產品銷售。而這兩大問題,即便在企業參與度最高,市場潛力最大的輪胎翻新行業中也依然存在。
原料回收方面,青島天盾橡膠總經理劉曾凡表示,“我們親自到青島港、寧波港等港口去選,那里的舊輪胎堆成山,挑來挑去,卻挑不出幾條能翻新的來。”根據介紹,這些廢舊輪胎,往往胎面在沒有達到磨耗極限時,胎體漏氣、鼓包、脫層就造成了輪胎早期損壞,而輪胎一旦漏氣、鼓包、脫層,就很難進行翻新。劉曾凡認為,“輪胎再制造要想真正實現循環經濟,從一開始的設計環節就要把循環理念融進去。”
銷售方面,當前我國約有500余家翻胎工廠,“三無”小作坊占了多數,種種劣質翻新輪胎引發的事故讓用戶對翻新輪胎望而生畏,導致正規翻新輪胎銷售困難。對此,記者了解到,相關部門正在制定輪胎翻新等再制造標準,屆時對有資格從事再制造的企業進行招標,并發放統一標識,每件產品都會經過國家標準檢測。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