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秘書長武兵書向記者介紹了我國模具產業發展現狀,并分析了產業發展轉型的目標。
據了解,我國模具產業年進出口規模已達到40億美元,其中進口和出口水平相當,皆在20億美元左右。2009年,模具業銷售額已接近1000億元。
武兵書介紹,我國模具出口目的地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香港、美國、日本、德國、印度,出口模具以出口貨源地分主要來自廣東、浙江和江蘇,其次為上海、山東、天津、福建、遼寧、北京和吉林;模具進口貨源地最多的國家地區依次為日本、韓國、德國、臺灣省、美國,進口目的地最多的是廣東、江蘇和上海,其次是天津、北京、遼寧、吉林、福建、山東和浙江。全國模具生產企業、廠、點達3萬家,從業人員接近100萬人。
值得指出的是,我國模具產業的結構比例較為合理:沖壓模約占37%,塑料模約占43%,鑄造模(包含壓鑄模)約為10%,鍛模、輪胎模、玻璃模等等其他類模具占10%。與工業發達國家的模具類別比例一致。
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模具行業的龍頭企業。如,汽車覆蓋件模具有“四大家”,大型塑料模具有海爾、華威、群達行,精密沖壓模具有國盛、華富,汽車輪胎模具有巨輪、豪邁,鑄造模具有一汽鑄造、寧波合力、廣州型腔、北侖輝旺,精密塑料模具有唯科、寧波橫河等等。據武兵書介紹,模具行業已有95家企業被授予“中國重點骨干模具企業”稱號,本屆上海國際模展期間,中國模具協會還將給第四批10多家企業授牌。屆時,“中國重點骨干模具企業”將達到110家左右。在產業布局上,我國模具業正在從較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向內地和北方擴展,出現了一些新的模具生產較集中的地區,有京津冀、長大、成渝、武漢、皖中等地區。模具集聚發展成為新特點,模具園區(城、集聚地等)不斷涌現。現全國已建成、初具規模的模具園區約達15個左右。還有一些地方正在籌劃建設模具園區。
而在東部地區,已形成昆山、無錫精密模具產業集群生產基地;泊頭、蕪湖汽車模具產業集群生產基地;寧波、黃巖、深圳、東莞大型、精密模具產業集群生產基地。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模具產業不僅規模龐大,而且檔次也越來越豐富。據武兵書介紹,目前,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為代表的高水平模具比例達到了35%以上,如汽車覆蓋件模具已能生產B級車整車模具;精密模具加工精度已能達到0.5微米;精密級進模具可在2000—2500次/分鐘以上的高速沖床上使用;塑料模精度達到了微米級,適應了IT產業發展的需求;單套重量達120T、直徑達4米的輪胎活絡模具成為最大型的模具等等。
武兵書認為,當前經濟形勢企穩向好的趨勢日益明顯,這給模具行業帶來好的發展環境。但以我國已形成的工業能力和水平而論,要步入發展快車道,還要等到國際經濟發展的恢復,等到國際投資、消費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的進一步恢復。“中國模具發展的前景肯定是美好的,我們有這樣的信心”。武兵書強調。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