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盟環保法規日益嚴格,受REACH法規和歐盟節能產品標識實施、美國特保措施等諸多因素影響,今年乃至今后幾年,我國輪胎出口形勢將十分嚴峻。但由于國內汽車需求旺盛,隨著輪胎行業落后產能的逐步淘汰,國內市場將出現巨大空間,支持我國輪胎產業持續較快增長。”這是CCIN記者從3月下旬在西安召開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炭黑分會理事會上獲得的信息。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李家偉處長、上海華誼集團雙錢輪胎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蔣琦等專家紛紛表示,目前最擔心的是中國出口輪胎將遭到歐盟一系列法規和技術的壁壘。
蔣琦指出,2008年6月1日生效的REACH法規,雖然沒有要求輪胎企業必須注冊,卻要求輸歐輪胎附帶相關原輔材料及助劑的注冊證明。而目前包括炭黑在內的輪胎原輔材料及助劑完成注冊或提交正式注冊的企業較少,對中國輸歐輪胎形成較大阻力。
李家偉提醒說,按照歐盟的有關法規,到2012年,輸歐中國輪胎必須打上“節能輪胎”標簽,否則將被加征“碳關稅”。由于是從生產到生命周期的全過程計算碳排放量,因此,一旦被課以碳關稅,稅率可能高達80%以上。而目前中國采用白炭黑作添料的綠色環保型輪胎還少之又少,如果不加大環保產品的研發,屆時中國輪胎將很難進入歐盟市場。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表示,受制于美國特保案影響,今后3年,美國將分別對從中國進口的消費輪胎征收35%、30%和25%的關稅,這將大幅增加中國輸美輪胎的成本。另外,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依然沒有散去,國際輪胎需求難以明顯回暖。同時,人民幣升值和橡膠價格持續上漲,增加了輪胎企業成本,削弱了中國輪胎的價格與競爭優勢。
對此,專家們一致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輪胎企業可以將更多的目光投向國內。由于國內汽車產業正步入高速發展期,輪胎需求將十分旺盛,可有效緩解甚至抵銷出口受阻對輪胎產業的不利影響。
李家偉認為,輪胎需求與汽車工業發展密不可分,去年國內汽車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1379萬輛,今年保守估計也將達1500萬輛。由于國內汽車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將對輪胎產業快速發展形成強有力支撐。
蔡為民指出,今年我國將繼續實施汽車“雙補貼”政策,減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汽車購置稅7.5%,對汽車以舊換新的單車補貼金額提高到5000~18000元。尤其近期將要出臺的汽車金融新政策,對貸款購買自主品牌汽車的消費者給予“無抵押、無擔保、無利息”的三大優惠,此舉將大幅增加汽車購銷量,刺激輪胎需求。并且我國公路建設和公路運輸業也在快速發展,為輪胎產業發展帶來商機。
此外,旨在淘汰落后產能,規范行業健康發展的《輪胎行業準入條件》已經公示,有望于年內頒布實施。該《條件》的實施,將把一些生產規模小、污染嚴重的企業清理出輪胎行業,規范和凈化國內輪胎市場。同時,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正與國家有關部門協商,建議取消輪胎消費稅和20%的橡膠進口關稅,上述措施一旦實施,對輪胎產業結構調整無疑是重大利好。
盡管中國輪胎產業目光轉向國內發展并非權宜之計,而且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業界人士堅持認為,沖破國際貿易綠色壁壘,搶占全球輪胎產業技術經濟制高點,是我國輪胎產業長遠發展戰略。而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快輪胎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當務之急是盡早給國產輪胎“貼”上節能環保標簽。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