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威海輪胎的最大出口地美國啟動關稅特保程序,造成威海輪胎生產企業很被動。但隨后威海的三角集團等輪胎生產企業轉而開拓非洲市場,今年前兩個月,威海輪胎出口貨值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成。
輪胎是威海的傳統出口產品,2008年,威海口岸共出口輪胎約1200萬條,其中銷往美國的就達330萬條,占了27.5%,美國成為威海輪胎最大的出口市場。但2009年9月11日,奧巴馬簽署輪胎特保案,宣布對進口中國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即在未來三年內對中國輸美輪胎分別征收35%、30%和25%的從價特別關稅。這一政策嚴重沖擊威海輪胎企業的正常生產。
特保案發生后,為改變對美國市場的嚴重依賴,提高外貿安全度,威海輪胎企業用3個月時間,成功開拓出俄羅斯、北歐、非洲、中亞市場。市場分散戰略今年顯現效果,威海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2月,威海共出口輪胎1419批,貨值6428.6萬美元,同比增長30.9%和12.6%。其中,非洲國家代替美國,一躍成為威海輪胎的最大出口市場,占了總出口份額的23.5%,美國下降至第二位,占20%。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