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國輪胎行業遭遇的挑戰是全方位的,既有國外市場的嚴重萎縮,又有美國特保案的巨大打擊。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除了去年1~2月市場處于低谷外,全年輪胎行業均產銷火爆,各企業幾乎都滿負荷生產,整個行業庫存大幅降低,效益更是大幅上漲,大部分輪胎企業的日子都過得比較滋潤。總之,年終盤點下來是喜報頻傳。更讓人吃驚的是,從今年開年的行情看,輪胎行業產銷旺盛的勢頭仍然不減,不少企業表示產品供不應求,似乎今年的走勢也差不到哪里。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輪胎行業今年真的還會火爆嗎?今后還能一直火爆下去嗎?記者為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去年輪胎行業全年的運行數字非常好看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估計,2009年全國輪胎產量可達到3.8億條左右,比上年增長約8%。其中,子午胎產量2.9億條,比上年增長11%;斜交胎8000萬條,比上年下降8%。全行業利稅也高于2008年,大大超過年初預期。行業全年出口額比上年略降,其中44家重點輪胎企業全年出口交貨值比上年下降3.4%,但重點內資企業出口量增幅較高。
分析原因,業內人士對2009年輪胎市場為什么如此火爆的看法比較一致
第一,特保案的影響沒有顯現出來。就案件本身來講,特保案對我國輪胎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但由于我們充分估計了特保案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時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組織輪胎企業積極應對,各企業及時調整了產品結構和出口方式,并加大了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化解了特保案給行業造成的損失。另外,由于美國經銷商懼怕特保案實施后輪胎漲價,紛紛在特保裁決前加緊向我國訂貨,致使各家出口企業均加班加點生產,在去年8月底之前集中、高密度地向美國出口了一批輪胎。因此,盡管去年9~10月我國出口美國的轎車胎幾近為零,11~12月恢復少量出口,但全年的減幅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第二,原材料價格低位多年不遇。當2008年金融危機突然襲來之時,不僅輪胎行業受到較大影響,原材料價格更是受到嚴重沖擊,天然膠等原材料價格不斷創出新低。2009年初,國內市場每噸天然膠現貨價格只有1000美元左右,8~9月漲到每噸1600美元左右。這是近7年來從未有過的低價格。同時,又由于內銷火爆,輪胎產品銷價沒降,這讓輪胎企業撿了個大便宜。這樣,金融危機不僅沒有影響輪胎企業的效益,還讓他們過上了多年不見的好日子。輪胎分會的報表顯示,2009年輪胎行業效益達到了十幾年來的新高,有的企業利潤同比增幅達到2位數,甚至3位數。這中間,原材料低價格的貢獻巨大。
第三,沾汽車市場火爆的光。2009年,國內汽車產銷達到1379.1萬輛和1364.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3%和46.15%。其中,乘用車產銷1038.38萬輛和1033.1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11%和52.93%;商用車產銷340.72萬輛和331.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和28.39%。僅乘用車365萬輛的增量就至少增加1800萬條配套乘用胎的需求,加上載重胎配套以及替換市場輪胎需求,去年國內新增輪胎需求在3000萬條左右。這不僅使部分出口受阻的輪胎得以分流,還使輪胎整體需求有所上升。
第四,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由于近幾年已經意識到“雞蛋不能都裝在一個籃子里”,國內一些大的輪胎企業一直都在調整出口市場布局。特保案的發生,更使輪胎企業意識到出口市場集中的風險,轉而開始重視國內市場和開拓更多地區的海外市場。金融危機盡管造成了國外汽車市場的嚴重萎縮,但其市場保有量畢竟還在,汽車還是要跑的,輪胎也是要換的。在市場環境惡化、人們收入降低的情況下,中國物美價廉的輪胎更適合普通老百姓使用。因此像杭州中策、三角、玲瓏等較大的轎車胎生產企業,特保案不僅沒有使他們傷筋動骨,反而加速了他們市場結構的調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