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橡膠輪胎行業受汽車行業和機械行業的拉動,很快走出了2008年四季度的低谷,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并且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50%)和產品價格小幅下降(5%)的作用下,行業毛利率水平大幅提升5-10%,迎來業績的“井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中國輪胎商務網行業分析師認為,2010年輪胎行業保持2009年的大幅增長是不可能的,但在汽車行業、機械行業需求的帶動下,仍能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但增速快速下降。
2009年:輪胎行業“井噴”,達歷史最高
2009年輪胎行業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業內人士定義為行業“井噴”。根據中國輪胎商務網報道,2009年輪胎產量6.55億條,同比增長18%。
輪胎行業“井噴”主要原因是汽車行業快速增長。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約1379萬輛,同比增長48%;同期汽車銷量約1364萬輛,同比增長46%。汽車產銷量均創歷史新高,居世界第一位,遠遠高于2008年全年的產量增長5%、銷量增長6%的水平。此外,機械行業快速增長也是橡膠輪胎行業“井噴”的需求助力之一,2009年機械行業的生產總值同比大幅增長33%。
輪胎行業“井噴”的另一個原因是:輪胎原材料的價格大幅下降。輪胎行業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的價格在2009年初下降了50%左右。這使得2009年輪胎行業的成本下降、毛利率水平提升5%點左右。這一點從行業前三季度的經營情況可以得到證實,前三季全行業的業績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2010年:輪胎行業“微溫”,盈利處于此高位
2010年,受需求增速下降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輪胎行業不可能繼續“井噴”。考慮到需求的持續增長,輪胎行業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還是有可能的,至少是高于2009年之前的行業盈利水平。
在美國輪胎特保案的影響下,其他國家陸續對中國輪胎行業提出相關的關稅制裁,對于出口占比40%的中國輪胎行業來說,出口市場大幅增長可能性很小。因此需求繼續增長的動力來源于國內市場的增長,汽車行業和機械行業的繼續增長。首先,2009年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86億輛,其中汽車7619萬輛。這個數字意味著未來輪胎行業維修市場巨大。其次,我國目前是汽車第一大國,從汽車需求增長預測來看,未來兩年15-20%增長率可以維持。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替換胎市場將進一步加大。
除了汽車行業之外,機械行業也是橡膠輪胎行業的下游市場之一,占比約10%左右。我國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未來很多大型基建項目仍然會上馬,比如西部大開發、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鐵路建設等大型基建項目以及礦產資源的開發,都給予了工程機械行業強勁的內需支持。根據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預計,工程機械行業未來仍有望保持三年15%的復合增長率,將拉動工程機械用輪胎的需求。
根據橡膠工業協會“十一五”規劃和預測,2010年,我國輪胎總產量將達到約7億條,輪胎總產量、子午胎產量都將實現較快的增長,未來5年輪胎行業年均增速約10-15%。
雖然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膠價格上漲的壓力不斷,但在需求的支撐下,輪胎行業能夠通過提價實現部分的成本轉嫁,維持行業較高的盈利能力。同2009年相比,2010年輪胎行業沒有天然橡膠價格下跌的重大利好;同2008年相比,2010年輪胎行業絕對有需求旺盛的支撐。
天然橡膠為橡膠輪胎行業毛利率關鍵因素
我國輪胎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較為激烈。行業排名前10位的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約30%,排名第一位的中國佳通僅占10%。全鋼胎為內資企業競爭實力較強的業務,近幾年產能建設較多,產能的集中釋放將加劇行業的競爭。
在輪胎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的微妙平衡市場格局下,外部的原材料價格成為決定行業盈利水平的關鍵因素。天然橡膠為占比最大的原材料,因此,天然橡膠的價格成為輪胎行業毛利率水平的關鍵因素。
具體來看:輪胎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45-50%)、鋼簾線(15%)、簾子布和炭黑(24%);其中全鋼胎天然橡膠比重高達45%。因此天然橡膠價格對公司利潤率影響重大。
從長期供需角度來看,天然橡膠屬于可再生的資源產品,產量受到栽種面積和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下游需求主要是橡膠企業。加之東南亞為主要產郊區,距離中國運輸成本最低,因此僅從供需角度來看,天然橡膠的供需狀況并不緊張,算得上是供需平衡。剔出炒作因素,未來隨著需求旺盛、通貨膨脹將帶動橡膠價格呈現平穩上升的趨勢,高毛利率不能長期維持。
中國輪胎商務網行業分析師認為,輪胎行業在“井噴”之后,持續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在汽車行業的持續增長和機械行業的景氣高位的情況下,行業整體盈利維持在較高水平,預計未來兩年輪胎行業的需求增速將保持在10-15%的水平。
本文系中國輪胎商務網原創作品,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為:中國輪胎商務網或 www.jppiwci.cn;轉載時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網有權對所有侵權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