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屆廣交會第一期結束了,在奧巴馬舉起的特保大棒中,中國輪胎企業損失慘重。剛剛過去的9月份,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輪胎在特保大棒下,一夜之間慘遭清算,當月輸美輪胎幾乎全軍覆沒。
美國市場占了中國輪胎出口份額的三分之一。這條通道受挫,按照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估算,國內10萬人的就業受到影響,國家將近10億美元的出口額打了水漂。不僅如此,三分之一的出口輪胎一夜之間被趕出美國市場,蜂擁而至國內市場或其它國家市場,也令國內輪胎企業感受到一波又一波價格利刃的血腥之氣。
更為嚴重的是,中國輪胎似乎只是序曲。
中國商務部統計,今年前三個季度,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產品發起88起貿易救濟調查,總金額約為102億美元。其中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涉及金額占五成七。媒體的不完全統計也顯示,當前已有約55個國家通過針對中國出口商品的保護性措施。
走在廣交會,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正在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正在為廣交會蒙上陰影。
誰是下一個中國輪胎?這成為廣交會不少參展商壓在心中的一塊大石。
繼輪胎特保案之后,美國紡織團體和各大紡織工人工會正在密切溝通,研究對中國進口服裝提起421特保調查的可能性。如果美國也采取相關貿易保護,作為中國第二大的服裝出口市場,影響可想而知。
巴西從今年9月9日起,對中國鞋類和小汽車用輪胎征收12.47美元的附加稅;阿根廷9月24日宣布對中國餐具、聚酯纖維和紡織等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歐盟于9月24日決定對中國無縫鋼管和鋁箔征收為期5年的正式反傾銷稅,稅率分別高達39.2%和30%。歐盟對中國鞋類征收反傾銷稅的“日落復審”也將于近日公布最終結果。歐盟甚至建議延長當前對中國出口鞋類16.5%的反傾銷稅最少15個月,而中國的競爭對手越南未有被列進相關名單,讓鞋類出口廠商對本屆廣交會的出口形勢增添憂慮。
輪胎特保案讓河北興茂輪胎有限公司這家名不見經傳的輪胎企業一夜之間備受關注。9月底,河北興茂率先打響了反擊輪胎特保案的第一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作出最終判決:“商務部未能審理應訴企業要求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請求是專斷的、反復無常的,也缺乏重大證據支持。”判決稱,美國商務部對中國產品采用針對非市場國家的替代國方法計算并征收反傾銷稅,同時又征收反補貼稅,很可能導致稅率的重復計算。法院要求美國商務部在90天內對該案重新做出裁決并提交法院審查,并指出美國商務部應“要么放棄對中國產品征收反補貼稅,要么修改針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政策和程序”。
不過,這“槍聲”并未在輪胎企業中引起廣泛共鳴。美國輪胎特保政策實行“不同廠家不同稅率”。這意味著,即使河北興茂最終勝訴,對其它輪胎企業也不具參考價值,你得重新再和美國人打官司。據企業估算,一場這樣的官司打下來,至少耗時幾個月,花費20多萬美元。
中國企業反擊國際貿易壁壘的路,仍然漫長。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