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對不起,我們正在開會研究。關于特保案,已經說的很多了,你可以直接去網上看相關的報道。”當《汽車觀察》記者撥通中國橡膠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的電話,表示想就特保案對其進行采訪時,蔡秘書長的語氣急促。
這并沒有出乎記者的預料。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對從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 此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建議對中國產輪胎征收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幅度分別為55%、45%和35%。
此決定一經發布,遂引起軒然大波。各國媒體紛紛報道最新進展,各路專家開始熱烈討論,商務部也第一時間站了出來,對美國失信的行徑表示譴責,并對美國進口的肉類食品和進口車輛進行反傾銷調查。
這更讓特保案成為一個世界經濟的熱點。
作為中國輪胎行業的協會領導,蔡秘書長的表現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輪胎行業的反應:中國輪胎行業“慌”了。
“稻草”斷了
本文發表于博銳管理在線|www.boraid.com|16
猶記得特保案沒有實施,還在討論階段的時候,《汽車觀察》記者采訪了部分企業和行業相關領導。當問及他們如何來應對特保案的時候,說的最多的就是“政府會出面的,就算通過了,政府也會有相關的政策出臺,把企業的損失補回來。”
政府和政策成為了他們心中的那根救命稻草。
輪胎協會上書奧巴馬、中國輪胎企業代表團赴美抗辯、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帶團赴美就特保案進行磋商……然而,在這一系列的努力下特保案仍然被奧巴馬政府通過了。被企業給予厚望的政府雖然做出了努力,但是這根救命稻草沒有發揮出作用,這根“稻草”斷了。中國輪胎行業想拽住這跟稻草脫離苦海的愿望破滅了。
“特保案無論如何都不會通過的。”耳邊猶然有著之前一位輪胎行業協會領導人的斷語……
用句流行的話說,奧巴馬政府把中國輪胎行業給“閃”了,閃的腰都斷了。
損失巨大
特保案成行,中國輪胎行業將面臨重大損失。
中國每年生產的輪胎中有40%出口,其中三分之一(4000多萬條)出口美國,總計金額22億美元。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不止一次對媒體表示,奧巴馬政府同意特保案的實施,這將影響到10萬左右工人的就業。而且,限制中國輪胎的進口,也將讓美國在華的4家輪胎生產企業受到損失,其出口產品占中國對美輪胎出口的三分之二。
山東玲瓏集團總裁王鋒在接受《汽車觀察》記者采訪時說:“關稅提到35%,比我們最初預計的30%還高。而其美國當天的輪胎價格就上漲了11%,到我們經銷商手里成本相當于上漲了20%還多。不過,在奧巴馬宣布特保案通過的第二天,我們就將一部分美國的訂單轉移到了別的地區。”
佳通輪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沈偉家明確表示:“就算是關稅到了25%到35%之間,大部分的國內輪胎公司依然無法將產品出口到美國!”一般的輪胎產品毛利約為10%,加征25%以上的關稅后意味著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價格將大幅上升,完全喪失競爭力。
“2008年,中策橡膠的銷售額為148億元人民幣,其中20%向海外出口,此次涉案的輸美輪胎占公司出口輪胎的7.5%,比重并不大。”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法務部經理許友名對記者表示,“但只要美國實施制裁,其他WTO成員方也不用再調查,就可以直接制裁中國的出口輪胎,這是我們最擔心的。”
經濟為政治埋單
特保案一出,中國出口的輪胎也似乎成了出頭鳥,處處碰壁。
5月18日,印度發起對我國乘用車輪胎的特保調查,這是印度在2009年第5次對我國的特保調查;6月18日,巴西外貿委員會決定對從我國進口的客運和貨運汽車子午線輪胎征收最終反傾銷稅,有效期5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