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沖擊全球汽車產業
近日,本田宣布,預計8~9月在日本的工廠汽車產量將比原計劃減少6成。此前,通用、福特等多家工廠在此因為“缺芯”而停產。理想汽車也發布公告稱,由于馬來西亞的新冠大流行,公司毫米波雷達供應商專用芯片的生產受到嚴重阻礙。因為芯片供應的恢復速度低于預期,公司現在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的汽車交付量約為24500輛,此前預測的汽車交付量在25000至26000輛之間。
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表示,由于半導體廠商成本壓力高企、需求依舊高漲,預計芯片價格還將大幅上漲。2023-2024年,半導體市場或將觸頂,屆時供應過剩的問題也將浮現。研究機構指出,缺芯問題依然較為嚴峻,芯片供應鏈短缺仍將存在一段時間。根據IHSMarkit的預測,芯片短缺對汽車生產的影響將延續到2022年一季度,可能在2022年二季度恢復供應穩定,并于2022年下半年開始復蘇。
國內汽車市場受到影響
國內汽車市場不可避免地受到芯片短缺影響。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 ,2021年8月汽車產銷總體延續了下降勢頭,且同比降幅比上月有所擴大。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72.5萬輛和179.9萬輛,環比下降7.4%和3.5%,同比下降18.7%和17.8%。
中汽協認為,造成汽車產銷總體持續下降的主要兩個原因一方面馬來西亞疫情加劇導致車規級芯片生產供應緊張,企業芯片短缺現象進一步加劇;另一方面則是排放法規切換造成的短期市場波動繼續影響貨車需求。此外產銷的波動也與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有關。中汽協副秘書長李紹華更是坦言,當前汽車產業的芯片短缺問題已經超出預期,未來幾個月的汽車產銷情況完全依賴于芯片的供應情況。
輪胎行業或受連鎖反應拖累
汽車產銷下滑,對當前國內不景氣的輪胎市場可謂雪上加霜。據IHS Markit預計,2021年因缺芯汽車產能減少大概在5%-6%。如果我國汽車因此減產5%-8%,按照2020年我國汽車產量2500萬輛計算,產量減少125-200萬輛,按照一臺整車配套4條輪胎計算,或將減少500-800萬條半鋼胎產能需求。2020年我國輪胎產量為8233.8萬條,由此推測2021年因缺芯減少的輪胎需求大致占產能的6%-9%。
當前國內輪胎企業普遍庫存較高,壓力較大。一方面下游市場整體表現欠佳:首先汽車產銷下滑,汽車生產企業開工偏低,輪胎配套需求疲弱,市場表現乏力;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自然災害天氣等因素影響,物流運輸不旺,替換市場需求表現一般;再有出口市場壓力不減,海運矛盾仍無緩解。
從最新數據來看,八月全球輪胎配套量下滑18%,歐洲更是暴跌了28%;替換市場自今年3月份以來也出現了下滑。中國市場下滑11%,歐洲市場下滑2%,全球下滑1%。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真正進入汽車制造供應鏈的輪胎企業仍屈指可數,除了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異等在國內建廠的外資巨頭,中國目前只有玲瓏、正新等少數品牌的半鋼胎進入了汽車制造供應鏈。因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輪胎企業受“缺芯”問題波及程度有限,加上我國大部分輪胎企業的市場是以替換市場為主,在汽車保有量穩中有漲的前提下,預計本次缺芯對輪胎需求影響有限。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