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商務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舊輪胎翻新被列入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重點領域。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了解到,我省的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政策的出臺為輪胎翻新業提供了一次難得機遇,相關企業加緊上馬或擴產輪胎翻新項目。
《意見》明確提出,繼續推進大型舊輪胎翻新,完善促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經濟政策。據廢舊橡膠制品應用研究領域的資深專家、青島科技大學教授紀奎江分析,相比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國輪胎翻新業發展比較落后,除企業自身原因外,也與此前的政策扶持不力有關。在政策上,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廢舊輪胎不僅實行無償利用,還有補貼,并實行免稅政策。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每處理1條廢舊輪胎,企業能獲得國家給予的0.5美元補貼。較之于發達國家和地區,此前我國在有關廢舊橡膠制品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規還比較落后。
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鄭永祥表示,今后政策掣肘將逐步改觀。可以預計,隨后的相關政策將更具體、更有實質性。
在鄭永祥看來,輪胎翻新業潛力巨大。數據顯示,雖然我國汽車擁有量已高居世界前列,但我國每年的輪胎翻新率只有7%左右,遠低于世界平均率15%的水平。作為國內汽車年銷量最大的省份和最大的輪胎生產省,目前山東省從事輪胎翻新業務的廠家已達近百家;在國內輪胎翻新企業資產前10位名單中,山東的輪胎翻新企業占了4席。
正是看到了輪胎翻新大有可為,在對新政策的強烈預期下,我省三角、玲瓏、成山、雙星等大的輪胎制造企業集團,近年來紛紛“殺入”輪胎翻新行業。其中,位居國內輪胎翻新企業資產第一名的威海市三角輪胎翻新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了年翻新輪胎50萬條(其中全鋼子午胎30萬條)、翻新用胎面100萬條的生產規模。除這些大廠、老廠外,眾多民營企業也躋身到輪胎翻新業中,其中個體企業亦不在少數,有的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
鄭永祥說,“美國一家企業年翻胎量高達2000萬條,占世界翻胎總量的25%。我們剛起步,潛力大得很,又有新政策支持,也許用不了多久,另一個世界級的輪胎翻新‘黑馬’就會橫空出世。”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