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胎的拆卸
1.拆卸輪胎時,應在清潔、平整、干燥、堅硬且無油污的地面上進行,以防止沙土、雜物等落到外胎內壁或粘附于內胎表面損壞內胎,并防止油污粘附于輪胎上腐蝕輪胎。
2.拆卸輪胎應由有實際經驗的人員操作或指導,切不可亂敲亂打,以免使輪輞產生銳邊、凹痕、破裂等缺陷,并要保持輪輞的清潔,防止銹蝕損壞。
3.只能使用專用工具和撬棒進行拆裝,禁止使用螺絲刀之類的尖銳工具。
4.拆卸方法。放掉輪胎中的空氣,利用氣門帽將氣門芯擰出(氣門帽開有卡槽的一端可作為扳手,將它插入氣門體,可擰動氣門芯),打下氣門嘴固定螺母,用雙腳踩踏或用錘子重擊外胎側面,使輪胎的胎緣脫離輪輞邊緣進入輪輞中部凹槽內,將氣門嘴推進輪輞內。在氣門嘴附近將撬胎棒插入胎緣輪輞之間,將胎緣撬起,同時在撬胎棒的對面用力壓縮外胎胎壁,使外胎盡量移向輪輞中部凹槽內(即輪輞直徑最大處),即將撬出的部位盡量放松。然后將第二根撬胎棒插入第一根撬胎棒附近,順著輪輞逐漸地將胎緣撬出,尚未撬出的部分,應盡量壓向輪輞直徑最小的凹槽部。當輪胎的一邊被撬出后,便很容易地取出內胎及外胎另一邊。
5.如果輪胎使用日久,外胎銹死在輞圈內而不容易取下時,可以將輪胎平放在干凈的地面上,用撬棒在胎口與輞圈之間撬開一定間隙,在輞圈與外胎的結合部倒些肥皂水或清水,并用鐵錘沿輞圈外側稍加錘擊,使水在振動的過程中從縫隙處滲入生銹面,待滲透后(約2~3min),外胎便容易拆下來。
二、輪胎的安裝
1.輪胎安裝前,應認真檢查輪輞有無扭曲、變形,內胎是否漏氣,胎圈有無折斷,外胎內壁有無臟物和釘頭等,以防安裝后在使用中產生故障。
2.有的外胎上沒有平衡標志,它用紅、黃、白、淺藍等色的膠料制成△、口、○、↑等形狀、硫化在外胎的側面,它表示此處為外胎的最輕部位。在安裝內胎時,應將氣門嘴正對著這一記號,以保持輪胎在高速運轉時的平衡性。
3.安裝時,先將內胎襯帶穩妥地套在輪輞上,在外胎的內壁和內胎的外壁分別涂上滑石粉,將外胎的一面套入輪輞,將內胎的氣門嘴對準輪輞的圓孔處,把內胎從輪輞和輪緣的縫隙處塞入,并從輪輞的圓孔內取出氣門嘴,帶上氣門帽,再安裝輪胎的另一面。在撬入最后一段胎緣時,用一根撬胎棒撬住并保持不動,另一根撬胎棒分小段插入輪輞與胎緣間,將胎緣撬入輪輞。必要時可用腳踩或錘擊的方法配合操作。
4.用撬胎棒撬入外胎時,注意撬胎棒不能插入過深,避免戳破內胎和撬斷胎緣內的胎圈。
5.將外胎裝入輪輞后,應檢查并調整氣門嘴,使其對準輪轂中心,可在半充氣狀態轉動外胎,使氣門嘴位置得到調整。
6.外胎輪緣與輪輞壁應均勻接觸,不應偏向一邊,可以在半充氣狀態下將輪胎外周撞擊地面或用手錘重擊的方法加以調整。
7.充氣不要過急。由于內胎柔軟并可折疊,如果內胎塞入外胎后突然大量充氣,內胎的皺折可能還未來得及伸展即被壓死,從而造成內胎損壞。因此安裝內胎要分兩步充氣,先充入少量的氣體,稍停,然后放氣,使內胎的折疊部分得以展平,再充氣至規定的氣壓。
8.為了安全起見,在正式充氣前應在輪盤半圓形孔內水平插入一根粗鋼棒,卡住鎖圈和擋圈,并將擋圈朝向地面或其它建筑物,防止鎖圈、擋圈高速彈出致人傷亡。
9.從一定意義上說,氣壓是輪胎的生命。因此務必按技術手冊規定的標準充氣,禁止為了減振和降溫而隨意降低充氣壓力。
10.為了順利向內胎充氣,可將氣門芯擰松,待充足氣后,再快速將氣門芯擰緊。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