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自美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當中,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都發出了“調整”、“過冬”的信息,美國的三大汽車制造商甚至到了要并購求生的局面。
在國內市場雖然還沒有明顯到哪個企業達到需要被并購求生的地步,但無論是合資還是自主品牌都在調整戰略。而這點對于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來說不能不說是次機會:為降低成本,從而加大在國內的零部件采購份額。這對于作為汽車幾大部件之一的輪胎來說,當然也不例外。
強手林立70%高端市場被外資把持
中國是汽車生產大國,但絕對不是生產強國,在輪胎方面也是如此。目前內資輪胎企業的處境有些與自主品牌的轎車相類似:汽車方面,國內幾乎稱得上“萬國汽車博覽會”,輪胎方面同樣如此。如果算上德國大陸輪胎在安徽建設中的工廠,全球前四大輪胎巨頭都已經在國內有了自己的生產企業。
市場方面,自主品牌的乘用車產品在表現比較好的情況下能占到三分之一的市場,去年國內70%的高檔子午線輪胎市場被外資把持。乘用車方面,比亞迪F3曾一度拿過單月銷量第一的名號,奇瑞的QQ則經常性地在銷量前十之列。而根據歐美的一些橡膠專業媒體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07年全球的75強輪胎企業中中國輪胎業表現最好的是中國臺灣的正新輪胎,名列第十三位;三角輪胎與杭州中策則緊隨其后位列第十四、十五位,而這是計算了銷售量和銷售款的結果,如果把基本乘用車使用的子午線胎作為一個單獨考量的指標的話,中國企業的排名可能就不會在前十五以內了。
中國輪胎市場上不僅強手林立,對內資輪胎企業來說更為嚴重的是這些高手的市場“野心”越發增大了。記者從輪胎界排名第三位的固特異公司得到的消息,該公司將全面收購大連固特異輪胎有限公司。通過此次對其所有權的收購,大連固特異輪胎有限公司成為一家外商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今年6月,固特異更宣布初期投資5億美元,將現有工廠遷至大連市普蘭店。此前,這家已來到中國14年的輪胎巨頭已經在國內擁有50家經銷商、750多家固特異品牌零售店;而在輪胎界排名第一、二位的米其林與普利司通同樣有著不小的動作,米其林有意把上海工廠發展成為全球產量最大的樣板工廠,普利司通也對天津工廠進行了擴建。
品牌提升給民族輪胎一個起點
記者從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得到的信息表明,今年1到5月份46家重點輪胎會員企業,綜合輪胎外胎產量同比增長13%,但實現利潤同比下降7%,虧損企業8家,虧損面達18.6%。據該協會分析,其中原輔材料,特別是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的價格大幅度上升吃掉了企業利潤是主要原因。但其中內資輪胎企業無法在高檔乘用車產品領域同外企競爭恐怕也是制約他們利潤增長的一個因素。根據該協會的描述,目前內資輪胎企業存在的問題,一是與國際十大輪胎巨頭相比,輪胎銷售額還缺乏足夠的國際競爭力;再者就是高端產品市場份額小,品牌較弱。正是基于要改變品牌較弱的情況,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等單位共同推出了雙錢、三角、風神等十大輪胎民族品牌。
應該說十大輪胎民族品牌的推出,是圓了中國橡膠業一個長久的夢。但這應該是民族輪胎業的一個起點,品牌發展的起點。輪胎巨頭在品牌推廣方面的投入是國內輪胎企業的N倍:通過F1,我們都知道了米其林與普利司通;走在西安街頭,米其林的卡通人廣告也隨處可見,固特異的飛艇也會在各種合適的場合露面。相反,記者對車主進行采訪時發現,一部分車主對民族輪胎還停留在回力、雙錢的時代,一部分車主甚至都不知道國內的輪胎企業還生產轎車輪胎。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