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廢舊輪胎出口到非洲,竟然變成了一個暴利產業?
根據數據,我國每年平均要產生2.5億條廢輪胎,如此龐大的數量,處理不好就是環境污染,1999年美國就用火燒的方法,處理了一批廢舊輪胎,直接導致城市下起了“黑雨”,環境嚴重被污染,那中國是怎么處理的?出口。
在非洲有一個產業,專門依托廢舊輪胎,那就是“輪胎拖鞋”產業。沒錯,就是用廢舊輪胎做鞋,在非洲貧民窟,孩子大人都是打赤腳的,但時間長了腳底受傷不說,還容易生病。于是前幾年有人發明了一種輪胎拖鞋,把輪胎切下來,再打幾個釘子,成本不高,卻能賣到十幾塊錢人民幣,一雙鞋穿50年都不爛。這種便宜又結實的鞋子在當地大受歡迎,沒過多長時間就變成了量產工廠,根據老板的描述,干這行利潤率竟然高達50多倍,可謂是發家致富的好路子。
話又說回來,廢舊輪胎的處理一直都是世界各國的心病,廢舊輪胎屬于有害固廢,被稱為“黑色污染”,在這之前,我國處理廢舊輪胎的方法,都是土法煉油或者填埋燃燒,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源消耗巨大,而且會向周圍環境大量排放有害氣體,污染水源和土壤。所以非洲的“輪胎拖鞋”不僅解決了我們的問題,還給非洲提供了便利,稱得上雙贏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