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進一步深化認識提供了根本遵循。山東華盛橡膠集團作為一家制造型企業,深知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企業創新制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集團公司始終秉持人才培養戰略理念,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企業員工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一批高素質一線優秀工匠和技術技能人才。
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
集團公司充分利用自有研發平臺,積極調動相關崗位技術骨干,不斷積累技術成果、突破技術瓶頸。高性能聚合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華盛分中心、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相繼落地,公司已初步形成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定期組織叉車、焊工、輪胎制造、化學檢驗等工種的理論學習及實操培訓,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技能競賽活動,不斷提高一線員工的專業知識儲備、增進實操技藝。
公司于本年度取得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資格,評定項目涵蓋電工、鉗工、輪胎制造,公司根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及企業標準制定出臺《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方案》,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落實實施。現有307人申請認定,其中高級工207人,中級工100人。截止目前,首批高級工評定工作已完成,共有178人順利通過評定。
近年來,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德國西門子、美國羅克韋爾、日本神戶制鋼、荷蘭VMI、日本三菱電機,以及中國化工、中國化學、賽象科技、巨輪智能、薩馳制造、豪邁科技、藍英裝備等國內外知名高校、企業開展了深度的技術交流與商貿合作,不斷引進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及技術工藝,為員工技能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此基礎之上公司積極參與東營技師學院等各類院校、東營市人力資源協會、縣市相關主管部門等牽頭組織的技能人才培訓,通過校企合作、相關行業協會合作等方式進一步拓寬技術人才培養路徑,定期選送優秀技術職工外出培訓學習,并在一系列技能主題競賽中取得佳績。2021年,山東華盛橡膠集團與渤海工匠學院開展“師帶徒”合作,堅持學用結合,把企業實訓和“以師帶徒”有機結合起來,把學院管理和企業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既集中傳授又長期指導,靈活運用多種帶徒方式,確保培育實效。
渤海工匠學院向華盛集團“師帶徒”師傅頒發聘書
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華盛橡膠集團始終重視人才培養,更加重視人才運用。近年來,集團公司在著力發展人才培養機制的基礎之上,努力突破傳統用人思維,積極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為各類優秀中青年人才在公司內的流動、使用、創新、提升、發揮最大作用等環節打通所有渠道。
公司逐年提高相關資金投入,2020年度用于技能提升培訓、測評設備購入、技術人才儲備的相關資金投入達70萬元,2021年,員工技能提升專項資金預算增加為95萬元。集團公司提供配套支持,成立以技術骨干為中心的創新工作室,加快企業內部高技能人才聚集,開展技術攻關與創新,推動相關技術改進。此外,公司對于各崗位技術尖兵、敬業楷模、各類競賽活動中取得佳績的員工給予相應獎勵,努力提高技術人才的薪酬待遇。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學歷提升、職業技能鑒定、在職培訓、短期脫產培訓、職稱評定等多種方式提升個人知識與技能水平。
山東華盛橡膠集團將始終堅持“以匠心致初心”的工匠精神,不斷完善相關體制建設,為廣大一線員工在企業內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在加強一線員工職業技能的同時,為實現企業內部高端技術人才孵化及動能轉換提供堅實基礎。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