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好玩,秋季幾個展會之間打得火熱。打著打著,今年的秋季展就剩三家了:鄭州展、廣州展、深圳展。從公開的信息看到,今年廣州展還維持10個館、12萬平方米的規模,與去年一樣大。
作為秋季最大的綜合展,今年的市場能撐起雅森的夢想嗎?
去年整車銷量首次負增長,今年一季度大部分車廠銷量都大降幾成。汽車后市場呢,大體情況都是前年市場難,去年市場更難,今年市場特別難!廣州展那么大,裝滿確實有點懸。
不過也難說,以雅森十多年來在行業的一貫表現,做的事堅持堅持基本都成的。雅森做事一貫靠譜。2016年來廣州辦展說來就來,3個月就招滿了五個館。2017、2018年,雖然邀請采購商做得還不能打滿分,但都能做到了十個館,而且是一年好過一年。
今年廣州展是第四屆了,照理會更好的。但今年我們走訪了很多企業,發現現在企業在收縮戰線,因為地主家里余糧不多,參展興趣也在下降。雅森到底能不能克服行業下行壓力,在7.1-3日交出一張好的廣州展成績單?帶著這種好奇,研究研究中貿雅森廣州展,我們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變化。
一、首先整個集團有了統一的定位廣告:“全球資源、中國市場”,這個以前是沒有的。說明雅森想告訴行業,雅森特別有中國市場的資源,以及在中國市場落地的方法。
二、其次是展會統一了調調,“北廣兩展聯動”,就是把原來春北秋南兩個展分開宣傳,變成把兩個展會看成一個總展的南北兩場,一起宣傳、招展、邀觀,這個把勢做高的動作,高明!
三、然后是“連市縣、通門店”。這招毒!霸住了位,還做實了效果。把雅森展會作為渠道之王、落地之王的標簽貼穩了。盡管雅森說要花幾千萬、幾千萬的投入來扶持市區縣代,未必沒有夸張的成分,但雅森確實看準這一點,往這一點去做了,就是踩準了點,用對了力。
現在流通渠道散了、亂了、多了、細了,找業務員到處跑越來越不現實,參加一個落地的展會是一個性價比高的選擇。
為了把“連市縣、通門店”這個目標,雅森下面這一招也是很有新意的。那就是“中國新市代”,仔細研究下,這個中國新市代應該是雅森集團準備在全國各個地級市設立分支(基層)機構了,如果沒猜錯的話,下一步的計劃應該就是在全國各地設立“雅森之家“了。
雅森是行業第一個真正重視市代的,從前年的“市代成長計劃“,到去年的”市代成長計劃2.0“,到今年的“中國新市代”……應該是做出一丟丟經驗了,加上從展商和觀眾兩端反饋回來信息可能也趨正面,所以發力在一步一步做扎實。毫無疑問,真正把“連市縣、通門店”做透了,那么雅森展與別的展就大為不同了。
綜合雅森展覽的多篇報道,我們理一理這個“中國新市代”的做法,畫個圖來看看,就更加有意思了,原來是一個從上到下信息垂直+新農村包圍城市的大局。
傳統的展會由主辦方邀請觀眾,是中心化的,主辦方向行業發布,但主辦方能影響多寬多深?不知道。現在雅森通過661個中國新市代進行有組織的本地宣傳和本地邀觀,是去中心化,這個威力很大。因為展會主辦方的“朋友圈“,與市級代理商的本地“朋友圈”,完成是不一樣的。
更厲害的點應該還在日后傳播觸角的延伸:市代多數是批零兼營的,“朋友圈”既有門店又有車主,而基于熟人關系的市代好友們(門店)也會樂于轉發市代的信息。門店的“朋友圈”有誰?絕大多數是車主!這樣展會及展會的新品信息通過“中國新市代”傳播就變成了B2B+B2C的。然后春北秋南兩展變成了助力展商“2B招商賣貨+2C宣傳品牌=雙通道展覽平臺”。
再結合雅森AIT東莞國際改裝展去年B2B2C的成功經驗,加上雅森幫門店學習平臺和雅森車品寶廠店直批平臺,雅森“中國新市代”的這一招應該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沉思熟慮。同樣,當“連市縣、通門店”成為雅森展覽的實效標簽后,雅森春秋兩展成為企業全國營銷借力平臺的吸引力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最后,回來點下題,行業這么不好,7.1-3雅森廣州展到底能不能辦好?
現在我們基本可以判斷,展會最終會不會招滿,不敢過早下結論,因為有些企業對展會進入習慣性疲勞期。但是展會采購商數量和質量應該會比前幾年好很多,因為雅森真正開始了借力市代伙伴基層組團看展。所以說,真正看完這篇文章,認同雅森新布局的參展商,應該會有所收獲。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