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財經界人士說,中國的中小企業生命周期一般是3-6年。可是,在江門,有家輪胎行從成立至今,已經走過30年,而其創業者區永照,也已經60多歲了。近日,當區永照拿出1984年的工商營業執照時,記者也感到驚異。
19世紀8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在政府鼓勵自主創業大環境下,區永照毅然走上了創業的道路,一干就是30年。正所謂“創業容易守業難”。創業固然艱辛,但守業30年靠的不僅僅是勤奮,更需要的是毅力,一份熱愛事業的心。相信大家更想知道,一家輪胎行,為什么能延續經營30年?其成功的秘訣何在?
一切從無到有,創業艱辛
區永照1950年出生,是土生土長的江門白石人。自主創業前,他在我市一家大型造紙廠工作,后來無奈下崗。
區永照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只能另謀出路。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政府允許和鼓勵個人創業。區永照認為只有掌握一門技術,才能較好地解決生活問題。他意識到中國必定會強大,經濟必定會發展,路上的車會越來越多。于是,他把目光瞄準了損耗較高的汽車輪胎,決定去外地拜師學藝,學習輪胎修補技術。
“一開始,師傅不肯把工藝傳授給我。我每天蹲在師傅的店里面,自己偷師。有一天刮臺風,師傅的木屋房子給臺風刮倒了。我就自己去買了建材,把房子修好,打動了師傅。師傅就把自己的絕活傳授給我了。”區永照說道。
1984年,區永照選擇在港口路白石橋的鐵皮屋開創自己的事業,開了區記輪胎行。區永照說:“以前,并沒有專門用于修補汽車輪胎的膠水和膠貼,普遍都是用補自行車的方式、材料充當。汽車,特別是載重汽車,在高速行駛中會產生高溫,普通補丁很易脫落或滲漏。利用火補,使橡膠由生膠變成熟膠,使之與輪胎融為一體,難以落脫,自然堅固耐用。我還鑄造了各種規格的鋁制模具,用于修補破損的輪胎,挽救了很多過去無法修復的輪胎。”
由于城市建設的需要,港口路多次整修,區永照因此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搬遷,但是真金不怕火煉,區永照修補的輪胎質量好,受到顧客歡迎,這些危機都迎刃而解。
區記輪胎行與中國的經濟一同發展起來。既保留了傳統的補胎工藝,也不斷地與時俱進。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區記輪胎行不斷地引進新的設備和高端的產品,其中C901全自動輪胎拆裝機,就是當時江門地區首次引進,用于拆裝“防爆胎”、“反裝胎”的專用先進設備。區記輪胎行在過去30年里,不斷地滿足顧客的需求,保持行業的領先地位。
工作就是生活,用心經營
區永照把顧客當作朋友一樣對待,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區永照的兒子區旭慧自豪地回憶起父親年輕時的形象:“我的父親有一米八的個子,無論夏天還是冬天都不穿鞋子,因為腳太大了根本買不到鞋子。那時候拆輪胎是沒有設備的,父親十分大力,用力抱起輪胎往地上一扔,腳一踢,手一掰,就把輪輞從輪胎中脫出,效率十分高。”
區永照回憶道:“一開始都是整修大貨車的。用給自行車打氣的打氣筒來為貨車輪胎充氣,充氣的過程中要一直用水淋著氣筒,以防過熱。開業的第一天,由早忙到晚,收入僅4毛7分錢。”
做事爽快、有效率、工作勤勞認真是區永照的生活態度。創業貴在堅持。區永照現在已經64歲,但還是經常到店里忙活。他認為,他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工作。30年來,他擁有了很多回頭客,他認為每天能到店里和這些老朋友聊聊天,也是一種享受。開店那么多年,無論熟客還是新客,他都一視同仁。價格實惠,質量有保障。這都是源于區永照生活樸素,為人正直厚道。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