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輪胎業悄悄流傳著一個消息:國內輪胎領軍企業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徹底關停了已具有34年歷史的斜交輕卡和載重輪胎生產線。
雖然三角輪胎一直很低調,但這個消息還是如一塊石頭掉進水里,蕩起了層層漣漪。因為在國內輪胎行業,徹底與斜交胎揮手說再見的,這還是第一家。
三角輪胎的這次改變,吹響了國內輪胎業產業升級的號角。
尋找突破口
兩年前,三角輪胎董事長丁玉華開始思考一個問題:輪胎業整天在探討產業升級,對于一家老企業來說,應該從哪入手?要找到輪胎產業新的生產力模式,突破口在哪里?
1976年創始的三角集團,目前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輪胎制造商和供應商,總生產能力3000萬套,服務于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每年有超過2000萬條產品銷往全球。
然而,跟其他中國本土企業一樣,三角輪胎也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出口面臨著國際貿易壁壘。
要升級,就要找到突破口。丁玉華根據自己多年來豐富的行業經驗,很快做出了敏銳的判斷:低成本和低附加值產品已經不再具有市場競爭力,企業要想有所突破,就要首先實現產品和市場的大幅度提升。
經過慎重思考,丁玉華做出了一個在輪胎行業前所未有的決定:徹底淘汰斜交胎生產線,建設新的高性能、高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卡客車子午胎工程。
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一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廠,經過艱苦努力才逐漸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現在卻要主動放棄一大塊現成的市場。在一些人看來,這無異于是把自己手里捧著的“金飯碗”扔掉。有的人對此很不理解,但是,丁玉華堅持認為,要打造“輪胎產業新的生產力模式”,就必須放棄工藝相對落后的斜交胎。
多年來,三角輪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堅持用市場結構調整,拉動產品結構調整,積極拓展替換市場,合理調整配套市場,加大對高性能、高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投入和市場投放,壓縮和淘汰落后產能。
在“轉型升級”方針的指導下,三角輪胎首先開展工藝和裝備的創新,采用公司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橡膠(28660,-380.00,-1.31%)新加工工藝,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同時加快低碳、綠色發展速度,建成了行業第一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并實現了工業用水“零排放”;在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技術和質量水平已處于國內領先的基礎上,公司進一步加快了工程子午胎和巨胎產品系列的深度開發。
從產業的轉型升級、產品的更新換代,到市場結構的全面調整,三角輪胎大踏步地前進著。跨入2012年,他們又對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的管理架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從制度上保證了轉型升級的順利進行。
2011年,是中國汽車和輪胎產業發展最困難的一年。在國內外經濟環境低迷的形勢下,三角輪胎卻取得了較好發展:銷售收入保持了10%的增長,進出口貿易額15億美元,出口創匯7.3億美元,同比增長40%。
同時,三角輪胎還在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這一年,國內輪胎行業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三角,公司被評為“2011年最具成長創新型企業”。
加速轉型升級
三角輪胎加速轉型、華麗變身的過程,給國內的輪胎企業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目前的全球經濟,正經歷一次比較大的產業變化,呈現向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轉移的趨勢,同時,節能、環保的倡導,正成為推動企業走低碳化之路的動力。在有識之士看來,產業升級是中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必經之路。
然而,傳統產業的升級并非易事。尤其是像輪胎這樣的傳統產業,雖然國內企業數量眾多,但重量級的自主品牌較少,工藝和技術相對落后,導致市場大部分掌握在跨國公司手里,國內企業只能走低端路線。各企業為搶占市場,不得不靠產品大幅降價,導致無序競爭加劇,產業步入惡性循環。
同時,在國際上,中國輪胎出口正受到各國貿易壁壘的阻擊,低成本道路已經走到了盡頭。對于一向以“中國制造”為豪的輪胎產業來說,世界工廠的優勢顯然已經不復存在。
一年前“美國對華輪胎特保案”的發生,使得之前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輪胎產業,一下子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是,目前,國內輪胎的年產量,約占世界輪胎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輪胎制造國、出口國和消費國
然而,多年來,中國輪胎產業面臨著發展可協調性、均衡性和可持續性等方面帶來的挑戰。
據三角輪胎董事長丁玉華介紹,目前,中國輪胎產業的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表現為單純追求“量”的增長和生產能力的簡單復制,過度依賴資金、能源的投入以及靠密集的勞動力進行規模擴張,生產力模式粗放滯后,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中低端產能擴充過快。整個行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要改變這種“兩頭不討好”的狀況,國內輪胎產業就必須盡快調整產業結構,實現技術升級,提高科技含量,將高端市場作為進軍的目標。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三角輪胎持續深化國際市場的戰略合作,相繼與固特異、卡特彼勒、大宇等跨國巨頭加強溝通,建立價格聯動機制,并與合作伙伴獲得了雙贏。
據了解,2011年,三角輪胎與跨國公司的戰略合作進一步加強,并取得了雙贏。而由于國際聲譽的提高,他們又與美國集裝箱拖車和汽車底盤制造商現代公司達成了合作關系,并在美國阿克隆市設立了國內輪胎業首個海外技術研發中心。
對于三角輪胎來說,打造全產業鏈或控制產業鏈的高端環節,是未來提升企業競爭核心能力的必然。雖然這注定是一個長期艱苦的探索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他們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