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消費者在購買車時,關注輪胎品牌和性能的僅為18.5%,而更換輪胎時關注輪胎品牌和性能的消費者為88.6%。在調查結束后的回訪中,記者發現,購買車時就關注輪胎品牌和性能的比例開始提升。
本次聯合調查顯示,國內消費者對輪胎消費的成熟度又有明顯提升。
消費者選購時會考慮輪胎產品性能質量的占97.6%;考慮使用安全性的占33.3%,價格因素排位順序大大退后,僅占21.8%。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輪胎功能性有所認知。去年有調查發現,相當多的消費者對于輪胎的認識停留在“兩個品牌”——進口和國產,對輪胎的功能,例如靜音、耐磨、速度級別,氣壓等的認識完全空白。本次調查發現,一半以上的受訪者對輪胎功能提出了概念上的要求。
與此相關聯,消費者對輪胎價格的承受力也在提高。300-600元這一中檔價位的消費占居最大份額,100-300元、600元以上,分踞二、三名。這組數據隱藏著一個重要信息就是,消費者對輪胎價值的判斷已高于對輪胎價格的認知。
與潤滑油情況不同,輪胎市場上,沒有像中石化、中石油、統一那樣實力雄厚的民族品牌與洋品牌抗衡。與外資輪胎企業相比,我國輪胎企業在民族品牌推廣和宣傳方面做得太少,導致品牌知名度普遍較低。合資品牌的輪胎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普遍偏高。
從消費者使用情況看,合資品牌跡近一統江湖。
調查發現,知名輪胎品牌使用集中度比較高。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位居前三位。其中米其林的使用率為21.3%;普利司通的使用率為10.3%;固特異的使用率為9.0%;韓泰的使用率為7.0%;錦湖使用率為4.7%;而國產品牌中,三角使用率為4.7%……
大部分消費者認為,自主品牌輪胎的質量不如合資品牌輪胎;多數人認為,自主品牌輪胎的性能不如合資品牌輪胎;一半受訪者認為,合資品牌輪胎還有價格優勢。部分消費者認為,自主品牌輪胎企業的服務不如合資品牌企業好。
輪胎作為汽車的重要配件,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行車安全,合資品牌輪胎性能優勢更引人注目。這也是目前市場份額最大的前幾名都是外國品牌的原因。
調查后的回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更換輪胎時,一半以上消費者會選擇修理廠;近半數消費者選擇配件市場;選擇專營店約20%左右。相當多的消費者選擇輪胎時,受廣告影響的占大多數,其次是依據以往使用經驗。少部分是依據朋友介紹;受銷售人員推薦而購買的為8.7%。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