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9日,上海汽車發布公告稱,其持股51.33%的子公司韓國雙龍汽車正式申請進入企業回生程序。對此,上海汽車表示:“這是雙龍在困難時期做出的困難選擇。”
按照韓國法律規定,企業回生程序是指在法院的主導下,調整股東、債權人等利害關系人的法律關系,促使面臨危機的企業恢復經營的一種法定程序。類似于美國的“破產保護”程序。
自金融海嘯以來,這是全球第一家發生如此變化的汽車制造商。在遞交申請前的1月8日,雙龍董事會討論了《經營正常化方案》。這家汽車制造商分析認為:“此次雙龍面臨的流動性危機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擴散,以及韓國金融市場信用短缺問題造成的。”
雙龍汽車是一家專業的SUV汽車制造商,其產品逾50%用于出口,歐洲是其最大的市場。統計顯示,2008年,雙龍的總銷量為9.27萬輛,其中韓國本土的銷量為3.92萬輛,出口量為5.35萬輛。與2007年同期相比,其銷售總量下降了29.6%。這直接導致雙龍汽車的經營舉步維艱。由于金融海嘯不斷蔓延,令雙龍汽車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以2008年12月份為例,其銷量僅為5540輛,其中出口量為2587輛,與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2.5%。
面對如此困境,“如果沒有政府、金融機構、股東、工會在內的各利益相關的共同努力,企業無法擺脫困境。”雙龍汽車在聲明中表示。
據本報記者調查,在此之前,以上海汽車為代表的股東與各利益方進行了各種方式的談判,并制定出數十項措施,以便能幫助雙龍汽車尋求渡過難關的方案,但收效甚微。
在市場層面,雙龍汽車韓國之外的經銷商庫存壓力巨大,僅西歐市場的庫存就達到2萬輛。同時,新拓展的俄羅斯市場,由于當地金融信貸緊縮,使得銷售狀況并不理想。在韓國國內,汽車金融消費受到金融海嘯沖擊持續低迷,2008年12月份,雙龍在韓國國內的銷量僅為2953輛。
由于汽車工人工會具有絕對的力量,它在整車制造商面臨生存壓力的時候,并沒有采取與整車制造商步調一致的措施,使得雙龍在勞資成本控制方面難以取得進展,從而給雙龍的正常營運帶來了巨大阻力。雙龍汽車在一份聲明表示:“雙龍汽車董事會要求雙龍公司通過強有力的自救計劃,為盡快實現公司經營正常化,勞資雙方齊心協力盡最大的努力。”“特別是在工資和人力方面,董事會表示,由于銷售量急劇減少,應該實行大規模的結構調整,但是為了員工的雇傭穩定,要求通過多方面的方案。”
與世界范圍的汽車制造商相比,韓國的汽車制造商具有濃厚的韓國特色。自2004年上海汽車收購雙龍以來,每當工會希望增加收入時,這家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始終被冠以外來者的名號。2008年9月,當雙龍汽車銷量開始大幅下滑之時,雙龍汽車的各方股東以及銀行并沒有采取積極的措施。根據韓國媒體報道,上海汽車能否向雙龍注資一直是整個商討方案的前提條件。
截至2008年11月30日,按中國會計準則,上海汽車擁有的韓國雙龍權益為18.51億元人民幣(未經審計)。目前公司正對財務方面的具體影響進行全面評估和測算,上汽集團在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作為雙龍的大股東,在企業回生過程中,根據法律流程,以負責任的態度,上海汽車愿與各方股東為雙龍公司克服危機而積極努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